原創信用房地產 2025-04-30 10:16:06 來源:中房網
??報告全文下載:《2024年房地產開發企業信用狀況白皮書》
??中房網訊 近日,中房網信用房地產研究團隊發布了《2024年房地產開發企業信用狀況白皮書》。該報告是依托中房網房地產開發企業信用信息平臺(以下簡稱“房地產信用平臺”)大數據,進而發布的年度行業信用狀況監測報告。旨在通過平臺及時反映行業信用數據和信息,促進行業信用建設體系建設和發展。
??近八成開發企業信用情況良好
??白皮書顯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房地產信用平臺收錄了全國具有房地產開發資質的開發企業共140086家。其中,發生不良信用信息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共計32549家,守信房地產開發企業數量為107537家,守信企業占全部開發企業的比例約為76.76%。
??從發生不良信用信息的房地產開發企業所在區域看,河南、廣東和江蘇涉及不良信用信息的開發企業數量居前,分別有3517家、3031家和2129家,而這也與當地企業的數量總數基本呈正相關。
??從注冊年份來看,2024年發生不良信用信息的開發企業中,注冊時間主要集中在2006年-2020年,占比達78.45%,約25536家開發企業;其次是2001年-2005年之間注冊的開發企業,占比為10.34%,有3366家開發企業。
??從注冊資本來看,2024年發生不良信用信息的開發企業,其注冊資本主要集中在1000萬元-5000萬元(不含)之間,占比達到49.14%,約15778家;其次是注冊資本在1億元-10億元(不含)以內的企業,占比18.90%,約6069家。
??失信被執行人、行政處罰、嚴重違法失信企業數量下降
??白皮書顯示,房地產信用平臺2024年共收錄全國房地產開發企業各類不良信用信息共計34萬余條。其中,欠稅案例占比最高,達到全部不良信用信息的85.95%,共約29.39萬條案例;其次是失信被執行人,共約3.2萬條案例,占比達到9.53%。此兩種失信類型構成了房地產開發企業不良信用信息的絕對“主力”,二者合計占比高達95.48%。不過,需要說明的是,欠稅信息的上升,與相關部門的披露時間、查處及追溯力度有一定關系。
??具體來看,在欠稅方面,2024年全國共計17411家開發企業被公布出現欠稅情況,約占全部開發企業的12.42%,被公布欠稅企業數量同比2023年增長20.29%,被公布欠稅案例共293908條,同比增長47.03%。從欠稅總金額來看,2024年開發企業被公布的欠稅總金額達6782.86億元。從具體欠稅的類型來看,城市維護建設稅、土地增值稅、增值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印花稅是主要的欠稅類型。其中,廣東、浙江和江蘇3個省份的開發企業被查處的欠稅金額最多,分別為1754.10億元、893.05億元和820.92億元。
??失信被執行人方面,2024年全國共計9652家開發企業出現失信被執行人情況,同比2023年減少3.99%,約占全部開發企業的6.89%,共32594條案例。從失信被執行人的原因來看,“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的失信被執行人最多,約占57.62%;其次是“違反財產報告制度”的失信被執行人,約占31.69%。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失信被執行案例主要來自有關房屋預售、銷售等涉及房屋交易的糾紛。
??行政處罰方面,2024年全國被行政處罰的開發企業共6296家,同比2023年減少18.41%,約占全部開發企業的4.49%,共7881條案例。從行政處罰的實施機關來看,城管、市場監督、自然資源部門是主要的處罰實施部門。在所有行政處罰信息中,城管部門處罰的數量占比為18.41%,約1450條;市場監督部門處罰的數量占比為17.87%,約1408條;自然資源部門占比為7.52%,約593條。
??經營異常方面,2024年全國房地產開發企業中發生經營異常有6181家,同比2023年增加23.45%,約占全部開發企業的4.41%,共6433條案例。從被列入經營異常的具體原因來看,“未在規定的期限公示年度報告”的占比64.96%,“通過登記的住所或者經營場所無法取得聯系”的占比30.20%,“公示企業信息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的占比2.18%,這三種情況是出現經營異常的主要原因。
??嚴重違法失信方面,2024年全國發生嚴重違法失信行為的開發企業共計363家,同比2023年減少55.02%,約占全部開發企業的0.26%,共1112條案例。從嚴重違法失信的列入原因來看,其他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是主要類型,占比達到49.37%,約549條;其次是違反財產報告制度,占比為24.55%,約273條;此外,還有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屆滿3年仍未履行相關義務、被執行人無正當理由拒不履行執行和解協議等情形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的開發企業。
??房企債務違約情況有所好轉
??根據白皮書統計,截止2024年12月31日,2024年全國共有10家房地產債券發行人確認境內信用債券實質違約或觸發交叉條款(不包括展期情形),涉及債券17只,比2023年減少58.53%,違約涉及債券余額211.55億元,比2023年減少40.53%。
??其中,榮盛房地產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境內信用債券違約涉及余額最大,2024年違約涉及債券余額39.43億元,其次是上海寶龍實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和遠洋控股集團(中國)有限公司,分別是38.48億元和30億元。
??境外債方面,2024年有8家房地產開發企業出現境外債實質性違約(不包括展期情形),涉及債券21只,比2023年的19家企業43只債券違約減少51.16%;涉及違約金額共計約9.69億美元,比2023年減少79.64%;涉及債務余額共計104.42億美元,比2023年減少了38.20%。
??其中,境外債券違約涉及債券余額最大的是廣州富力地產股份有限公司,其有3只債券違約,涉及債券余額45.27億美元。
??整體來看,2024年房企境內債和境外債違約現象較2023年有所好轉。不過,在行業銷售端尚未明顯持續改善的情況下,房企資金壓力仍在,行業風險出清仍在路上。
??行業信用體系建設持續大力推進
??隨著房地產行業進入“新周期”,房企在追求經濟效益同時,也注重社會效益的實現,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已成為房企高質量發展的共同選擇。
??2024年,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是房企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內容之一,多家頭部房企圍繞教育幫扶、消費幫扶、產業幫扶等方向,多措并舉推進鄉村振興事業穩健發展。
??與此同時,行業信用體系建設方面,整體來看,2024年,國家高度重視房地產行業信用體系建設,從中央到地方,圍繞完善和強化這一體系的政策接連出臺,為房地產市場穩健有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中央層面,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發布《2024—2025 年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行動計劃》,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印發《住房城鄉建設領域公共信用信息目錄(2024 年版)》等,從宏觀層面為房地產行業信用體系建設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頂層設計。
??地方政府也緊跟國家戰略導向,積極作為。如上海市、山西省、陜西省、山東省、廣東省等多地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制定并發布社會信用體系建設2024年工作要點,細化落實信用建設任務;北京市頒布《北京市社會組織信用監管辦法(試行)》;重慶市出臺《重慶市房地產開發行業信用體系建設與管理辦法》等。
??通過中央引領、地方協同的推進模式,各級政府全方位投入房地產行業信用建設工作中,致力于構建以信用為核心的新型市場監管體系,助力房地產行業實現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為經濟社會穩定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2024年房地產開發企業信用狀況白皮書發布
2025-04-30近八成開發企業信用良好,債務違約情況有所好轉。房企 “退房” 潮持續
2025-04-29斷臂求生能否換來新生?中央政治局會議:持續鞏固房地產市場穩定態勢
2025-04-27近期市場表現得到認可。東莞調整普通住宅價格標準:一類鎮街每平方米上浮300余元
2025-04-25本次調整后的普通住宅價格標準自2025年3月1日起(以商品房買賣合同簽訂時間為準)在東莞全市范圍內統一執行。多家A股上市房企出手增持回購
2025-04-24提振市場信心。2025年青島住房發展計劃公布:新增城鎮住房5.77萬套
2025-04-24其中,上市商品住宅約2萬套,基本建成安置房約3.57萬套,新增保障性住房0.2萬套(間)。2025年三月房地產大事件盤點
2025-04-22回顧,是為了更好的前行!財政部:一季度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6849億元,同比下降15.9%
2025-04-21土地增值稅1498億元,同比下降17.4%。
- 10:16
- 10:16
- 10:10
- 10:09
- 10:08
- 09:58
- 09:47
- 09:19
- 09:17
- 09:16
- 09:00
- 08:56
- 08:40
- 2025-04-29 11:18:31
- 2025-04-29 10:43:31
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
(2023-02)1571.9點
- 0.13%
- -0.91%
日期 | 指數 | 環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