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許倩 2020-04-16 16:35:37 來源:中房報
??一直以來,高杠桿高負債重資產模式被房企視為沖規模利器,并由此成就了一大批激進房企。但潛在風險也在不斷疊加,尤其在特殊時期現金流考驗尤甚。隨著上市房企2019年業績發布會密集進行,房企高負債問題再度浮出水面。
??中國房地產報記者查閱50強房企中已發布2019年財報的40家房企數據發現,2019年末,資產負債率超過80%房企有19家,占比近一半;建業地產、中梁控股、融創中國等資產負債率均超過88%。行業三巨頭中國恒大、碧桂園、萬科總負債高達5萬億元。建業地產總負債同比大幅增加43.3%。
??短期償債壓力也在眼前。據中國房地產報記者統計,截至2019年年底,40家規模房企一年內須償還負債總計1.53萬億元,手持貨幣現金共2.01萬億元,整體看,貨幣現金能夠應對短期債務償付。但個別房企短債償還能力仍值得憂慮,如福晟國際、中國金茂、雅居樂、弘陽地產等,貨幣現金與一年內債務比值(現金短債比)均在1以下,顯示出現有資金并不足以覆蓋一年內短期負債。
??降低負債率、保證財務穩健、正向現金流成為上市房企業績發布會上高頻詞匯。
??如恒大表示,未來三年內“降負債”將是重要戰略目標之一,計劃將通過“高增長”增加銷售回款、“控規模”減少土地儲備支出,控制總有息負債規模每年平均下降1500億元,到2022年要把總有息負債規模降到4000億元以下,負債率達到行業中低水平。還有在融創中國,2020年融創要做三件事:調融資結構、降融資成本;處置一些持有資產;拿地要拿對地方、拿對時間。
??降負債已成企業共識。
??地產巨頭們的高負債
??每一家高速擴張的房企都無法避開高負債。事實上,恰恰是規模最大的行業巨頭們,負債最多。
??從負債總額看,截至2019年末,中國恒大、碧桂園、萬科總負債規模均超過萬億元,分別高達1.85萬億元、1.69萬億元、1.46萬億元;資產負債率分別高達83.75%、88.5%、84.36%。融創中國總負債8465.55億元,資產負債率為88.12%。據中國房地產報記者統計,40家規模房企截至2019年底總負債規模共計13.83萬億元,前述4家巨頭占了42%。
??去年11月,王石在新書《我的改變:個人的現代化40年》分享會上談及萬科業績,“再過兩個月,萬科的年報就要出來了,根據我掌握的信息,公布的年報非常好”,但實際情況可能更為“骨感”。
??財報數據顯示,2019年萬科實現凈利潤388.7億元,同比增長15.1%,低于市場預期的20%。萬科總資產17329.93億元,同比增長13.17%;負債總額14593.5億元,同比增長12.87%,這一數字高于天津市2019年的GDP(14104億元)。其中,有息負債合計 2578.5億元,占總資產比例為 14.9%。有息負債以中長期負債為主,一年以上有息負債1639.7億元,占比為63.6%。
??由于地產企業預售特性,銷售期房時收到的房款在交付后方可確認收入,交付之前是以“預收賬款”形式計入資產負債表的負債上,也叫合同負債。2019年萬科的負債中合同負債6244億元,占總負債的42%。2019年萬科資產負債率84.36%,但其凈負債率33.87%,行業整體平均水平高于40%,但相比2018年度的 30.89%有所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萬科籌資活動現金流出為1567.32億元,同比增加25.88%,其中用于償還債務所支付的現金達到1007.16億元,同比增加36.37%,這是萬科歷年來最大規模的年度還債金額。
??不過,像碧桂園、萬科這類頭部房企融資渠道相對較暢,短期償債壓力較小。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萬科持有貨幣資金1661.9億元,高于一年內到期的流動負債總和960.11億元。
??在碧桂園萬億元總負債中,有息負債總額3696億元,其中需于一年以內償還的短期有息債務約1163億元,占總有息負債之31%。截至2019年年末,碧桂園賬面擁有現金余額約2683.5億元,此外另有3167.9億元的銀行授信額度未使用;公司現金余額對于短期有息債務的覆蓋比例達到2.3倍。碧桂園2019年凈借貸比率僅46.3%,同比下降3.3個百分點。
??從資產負債率看,在40家規模上市房企中,建業地產最高,達91.25%。截至2019年末,建業地產總負債同比增加43.3%至1313.65億元。其中,流動負債共1103億元,同比增加45.3%;非流動負債總額從157.59億元增至210.67億元,其中地產優先票據總額131.17億元,同比增加3成。建業地產當期對外擔保還從2018年末的295.23億元增至2019年末的423.82億元。
??截至2019年末,建業地產總借貸314.9億元,同比增加58.6%;凈借貸比率64.2%,同比上升9.2個百分點;手中包括受限資金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總值約307.85億元,尚能覆蓋其一年內到期債務248.32億元。
??相比之下,中海地產財務情況較為穩健。截至2019年底,其總負債達4347.51億元,但資產負債率僅60%,凈負債率33.68%。持有現金954.5億元,加上未動用銀行授信額度人民幣372.9億元,可動用資金達1327.4億元,其一年內到期的有息負債為320.8億元,占有息負債總額的16.9%。整個2019年度,中海地產的加權平均借貸成本僅為4.21%,融資成本依然處于行業最低區間。
??福晟金茂等短債償付壓力大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房企的正常生產與銷售計劃。銷售回款的大幅削減,令房企現金流壓力更為凸顯。特別是近年來沖刺規模的激進型房企,短期償債壓力更值得警惕。
??“特殊時期考驗現金流,但是現金流不是危難時才要考慮,而是要‘天晴補屋頂’。龍湖在2019年下半年就開始注重現金流,2020年1月已完成了全年的基本融資。”龍湖董事長吳亞軍說。
??以現金短債比衡量房企短期債務償付能力,在中國房地產報記者統計的40家規模房企中,短債償付能力最強的正是龍湖集團。截至2019年末,其一年內須償還債務共139.27億元,貨幣現金為607.82億元,后者是前者的4.36倍。
??此外,老牌內房股中海地產、華潤置地、遠洋集團、越秀地產以及新秀房企龍光地產等,現金短債比均超過2.9倍,短期償債能力均較強。
??但仍有9家現金短債比小于1,即手上貨幣資金難以覆蓋一年期短期債務,存在償付力不足壓力,分別是融創中國、中國金茂、弘陽地產、中梁控股、雅居樂以及福晟國際等。
??3月31日,福晟國際控股集團發布了2019年度全年業績公告,多項財務數據惡化。截至2019年末,福晟國際銀行結余及現金約8.79億元,同比減少31.84%,帶息債務卻從上年81.19億元增至97.21億元,同比增長19.73%。福晟國際一年內到期的借款30.49億元,占借款總額比重從上年的12.53%上升至31.37%。現金短債比僅0.29,償債壓力較大。
??截至2019年末,福晟國際凈負債率約122.6%,同比降低42.2個百分點,但凈負債率仍高企。
??對于緊張的資金狀況,2020年3月,福晟國際已延長3.8億港元(約3.48億元人民幣)的貸款償還期限12個月,目前正在就重續及延長將于2020年5月到期的12億元貸款事項與一家信托公司進行磋商,希望將該貸款延長還款期限24個月,但截至報表披露日尚未談妥。
??融創中國是房地產業的并購王。得益于大手筆的并購,融創中國迅速上位,但短期負債壓力亦加大。截至2019年年底,融創借貸總額為3222.7億元,增長40.5%,其中一年內到期借貸為1357億元,長期借貸為1865億元,公司現金為779億元,現金覆蓋短期債務的倍數為0.57,說明公司短期償債壓力較大。
??中國金茂的資產負債率從2018年的71%上升至2019年的74%。截至2019年末,中國金茂有計息銀行貸款及其他借款合共人民幣960.36億元,同比上漲9%。現金和現金等價物人民幣171.95億元,而一年期償還借款為266.63億元,無法覆蓋短期債務,或有償債壓力。
??截至2019年末,扣除受限制銀行存款及以質押存款后,弘陽地產可支配貨幣現金僅86.92億元,一年內到期計息貸款105.16億元、一年內到期優先票據18.94億元,合計約124.1億元,現金短債比僅0.7。
??憑借高周轉迅速躋身千億房企陣營并于去年赴港上市中梁控股,財務壓力較大。截至2019年末,中梁控股可支配貨幣現金149.56億元,一年內應償債務201億元,兩者之間有51億元資金缺口。當期中梁控股因借貸產生的利息費用累計37.85億元,同比增加55.2%。
??在借助融資做大規模時,高負債成為懸掛在房企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在行業整體增速放緩、大規模償債壓力逼近下,高負債潛在危機更被放大。
央行行長潘功勝:穩妥化解大型房企債券違約風險
2023-10-23一視同仁支持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土拍規則生變,或重回價高者得?
2023-10-20土拍規則調整順應市場變化,4城取消地價限制。最高發放3萬元!鄭州高新區發布多子女家庭購房補貼辦法
2023-10-20二孩家庭給予一次性2萬元/套的購房補貼;三孩家庭給予一次性3萬元/套的購房補貼。9月份鄭州商品房銷售8608套,銷售均價12304元/平方米
2023-10-20其中商品住宅銷售4961套,銷售面積60.02萬平方米,銷售均價11513元/平方米。9月房價:下跌態勢有所遏制,一線城市回穩趨勢明顯
2023-10-19政策效應開始顯現。南京出臺存量房交易資金監管新政
2023-10-19進一步激發存量房市場活力,保障存量房交易資金安全,維護買賣雙方合法權益。上海優化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套數認定標準
2023-10-19明確了首套住房和第二套改善型住房的認定。國家統計局:房地產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仍然有堅實的支撐
2023-10-18房地產的調整是有利于房地產向高質量發展方向轉型。
- 12:48
- 12:21
- 11:56
- 11:54
- 11:45
- 11:45
- 11:34
- 11:09
- 11:01
- 10:57
- 10:49
- 10:46
- 10:37
- 10:27
- 10:19
- 10:10
- 10:02
- 09:59
- 09:50
- 09:48
- 09:39
- 09:08
- 09:05
- 08:58
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
(2023-02)1571.9點
- 0.13%
- -0.91%
日期 | 指數 | 環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