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 2022-05-27 10:20:06 來源:中國建設報
??位于河南省北部的鶴壁市,因“仙鶴棲于南山峭壁”而得名,自古就有“淇水湯湯,漸車帷裳”的美景,而今還有“花園城市”的美稱。鶴壁市的靚麗“面子”毋庸置疑,但這座城市并沒有安于現狀,正在進一步追求美麗“里子”的路上。近年來,鶴壁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焦群眾急難愁盼事,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率推進老舊小區改造、背街小巷整治、物業管理提升、一刻鐘生活圈等民生工程建設,進一步改善人居環境,全面提升城市品質。在全市上下的齊心努力下,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舉措化作惠民利民的具體實踐,整個城市從“面子”美到了“里子”,一份沉甸甸的、滿意的民生答卷躍然紙上。
??扎根群眾、問需于民
??全面推進老舊小區改造
??民生連著民心,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民生工程怎么干?老舊小區怎么改?背街小巷怎樣建?群眾最有發言權。在扎實推進老舊小區改造等民生工程中,鶴壁市始終立足群眾需求,堅持問計于民、問需于民,把民需民盼作為風向標,變“群眾套餐”為“群眾點餐”,讓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得可期、可觸、可感,打通了民生工程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淇濱區黎陽路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通過入戶走訪、電話溝通等方式,向35個小區征求意見建議1000多條,歸納整理為300多條。最終,這些意見在設計圖紙上得到了充分體現。山城區長風中路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通過召開座談會、設置意見箱等方式,充分征求群眾意見建議,確保老舊小區改造設計內容符合群眾意愿,最大限度發揮群眾主體作用,黨群關系也隨之變得更為融洽。
??一次次深入調研,一次次面對面交流。鶴壁市始終堅持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改群眾之所需,通過“三上三下”征求意見,圍繞供水、供電、道路、停車位、綠化等方面累計征求意見2萬余條,做到了因地制宜、一區一策,全力確保改造工程成為民心工程。
??改造后的小區,環境煥然一新,格局別具特色:淇濱區網通家屬院小區有了像海綿一樣會“呼吸”的道路,山城區朝陽小區建設了帶有智能門禁系統的嶄新大門,鶴山區西二巷社區增設了日間照料中心。小區綠化養護有人管、治安管理有保障,昔日的老舊小區實現了“逆生長”,面貌更新、功能更全、管理更優,群眾曾經的美好期盼成為現實。
??這是鶴壁市在改造工作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理念的生動實踐。在這場生動實踐中,一項項獨具特色的“鶴壁模式”獲得了省有關部門的認可與稱贊,吸引了省內外20余個地市先后到鶴壁市考察學習。鶴壁市老舊小區改造工作連續兩年全省考核優秀,受到省百城辦通報表揚,改造經驗做法在全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上作典型發言。老舊小區改造“鶴壁路徑”典型案例榮登河南省委改革辦《2021年第一季度改革典型案例紅榜通報》,河南省委政研室《調查研究》(第10期)刊發鶴壁市老舊小區改造的實踐與探索。鶴壁市九大院小區改造案例入選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紀實》,改造經驗全國推廣。
??推進老舊小區改造以來,鶴壁市累計完成改造小區211個,惠及6.24萬戶、23萬余人。通過老舊小區改造,擴大了鄰里交往空間,營造了鄰里和睦環境,增強了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當前,鶴壁市將老舊小區改造納入了‘十四五’規劃,統籌安排后續改造計劃。我們積極謀劃申報了2022年改造項目,全市已上報2022年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計劃37個,涉及1.2萬戶,建筑面積114.1萬平方米,總投資約4.6億元。目前已開工改造小區12個,爭取年底前全部完工。”鶴壁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常文君說。
??統籌兼顧、并行推進
??實現城市“面子”“里子”雙提升
??作為城市運行的“毛細血管”,背街小巷承載了眾多市民的記憶與鄉愁,它不僅與民生民心民情息息相關,還彰顯著一個城市的品質與內涵。在民生工程推進中,鶴壁市始終堅持統籌兼顧,將老舊小區改造與背街小巷整治提升、城市創建等工作相結合,不斷推動城市管理“面子”“里子”雙提升。
??一巷一品位,一街一特色。走進淇濱區黎陽路街道食字街,觸目所及的是干凈整潔的道路、停放整齊的車輛、彬彬有禮的店員……很難想象,這條街在整治提升前是突店經營、污水橫流、車輛擁堵的亂象。“兩側都是小商店,占道經營現象普遍,別說過車了,人通行都覺得堵。”提起改造前的情況,軍民花園二區老住戶張模芳說:“現在與之前相比可以說是天壤之別。特別是晚上,整個街道燈火輝煌,美得很!”
??山城區湯河(陳家灣段)西岸的走馬塘巷原本是一條三四米寬的小巷,臨河一邊是低矮破舊的平房,河岸邊還有人種菜、扔垃圾。自去年整治提升以來,這條狹窄的小巷搖身一變,以明清古建為建筑風格,融入詩經文化、傳說故事、忠孝故事、非遺項目等文明要素,成為群眾學習教育、休閑娛樂的好去處,把大家期盼的“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變成了現實。“以前,我們只能在小區里轉一轉,或者去較遠的公園玩兒,現在走馬塘巷建好了,一出家門就到了。既能欣賞美景,又能鍛煉身體,還可以陶冶情操!”提及走馬塘巷改造,福祥小區的張女士滿臉笑容。
??見縫插綠、開墻透綠、拆違還綠……鶴壁市通過不斷總結提升完善,以繡花功夫探索出一條因地制宜、特色鮮明、魅力凸顯的整治路徑,進一步加強了城市管理機制建設,完善了城市基礎設施功能,改善了群眾生活居住環境,提升了市容市貌,群眾的幸福指數越來越高。
??如今,走在鶴城的大街小巷,一條條胡同老街煥發出勃勃生機,變身為大家交口稱贊的精品街巷、打卡勝地;一個個游園公園綠植遍布、功能齊全,市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休閑娛樂帶來的幸福與安康……
??改造為民、改造惠民。鶴壁市堅持“一街一特色”原則,廣泛征求民情民意,在方案設計中融入群眾對背街小巷改造提出的金點子,在重點區域、重要節點挖掘歷史底蘊,融入文化元素,植入新業態,凸顯區域特色,打造功能差異化、形態特色化、文態顯性化的特色、精品街巷。背街小巷整治以來,鶴壁市已累計完成整治街巷60條,重點打造了海棠書巷、食字街、走馬塘巷、愛情巷等一批示范街巷,城市環境逐步改善,城市品質逐步提升。
??下一步,鶴壁市將繼續結合老舊小區改造、文明街巷創建等工作,根據各縣區特點,持續深入開展2022年背街小巷整治提升行動。以街巷“十化”為抓手,按照商業街巷、居民街巷、工業街巷三類,全面實施縣區背街小巷整治提升工作,著力解決人民群眾關心關注的街巷道路破損臟亂、基礎設施污損缺失、立面雜亂不潔、排污排水不暢、電線電纜混雜等問題,將背街小巷打造成一街一主題、一巷一景觀的亮麗風景線。
??合樓并院、黨建引領
??持續提升物業管理水平
??老舊小區既要改好,更要管好。如何能在老舊小區改造中改出成效、維持長效,已成為當前各地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一個難題。針對這一難題,鶴壁市在老舊小區改造實踐中,打破“小區問題小區解決”的慣性思維,創新“三合三并”和“三拆三增”工作法,進行樓院整合,堅持黨建引領,積極推進物業管理全覆蓋,既實現了硬件提升和環境提升,又為實現長效管理創造良好條件。同時,鶴壁市結合智慧社區建設,不斷提高社區智慧化管理水平,持續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質。
??走進山城區朝陽小區,智能安全的門禁系統、粉刷一新的樓體、寬闊平坦的路面……處處洋溢著青春與活力。很難想象,這是一個1988年建成的老舊小區。“我們小區共有28棟樓,改造之前是9個家屬院,有各自的圍墻,車輛根本沒辦法正常出入。”據朝陽南社區黨支部書記陳素平介紹,2019年3月,山城區全面啟動老舊小區改造和背街小巷整治提升工作,將朝陽小區、建設銀行家屬院、紙箱廠家屬院等207個老舊樓院打捆成32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進行了全方位改造。
??朝陽小區改造后,9個家屬院變成了一個“大家庭”,有了休閑娛樂的游園,道路綠化得到全面提升,小區也安裝了智慧門禁、人臉識別及防高空拋物系統,真正實現了資源共享。居民間的距離也隨之一步步拉近。“墻拆了,生活更便利了,我們的心也更近了!”“現在不出小區門就能鍛煉身體了。”居民你一言我一語說著小區改造帶來的變化。
??“針對老舊小區規模小、分布散、空間亂、違建多、管理難等問題,我們創新提出‘三合三并’和‘三拆三增’工作法,即按照‘合小并大、合亂并整、合塊并片’原則,拆除小區圍墻、違建和危房,增加綠化、游園和公益設施,整合零散樓院,實現資源共享、空間共享、設施共享,全力打造融洽和諧新環境。”常文君表示,改造以來,全市累計合并樓院122個。
??在淇濱區黎陽路街道九大院小區改造時,黎陽路街道和社區就組織小區居民自主選聘物業服務企業進駐,成立了以街道、社區、物業服務企業、居民代表為成員的老舊小區改造指揮部,邀請九大院居民中威望高、熱心公益事業的16名老黨員成立“紅色鄰居”臨時黨支部,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鼓勵居民參與自治共管。
??“九大院小區從一開始就把黨建工作與小區物業管理有機融合,把群眾呼聲與黨的工作有機融合。”黎陽社區黨支部副書記牛少花表示,社區黨支部、小區黨支部、物業管理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等還就居民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不定期召開現場議事研討會,合力解決小區管理中的難點問題。
??如今,已經步入正軌的九大院小區,依托黨建引領、多元參與、協商共治、網格協同的“紅色物業”模式,物業服務企業延伸服務,真正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小區的黨支部就是我們的‘靠山’,也是我們的‘主心骨’!”“小區有了物業,我們就有了貼心的‘服務管家’。”說起“紅色物業”,九大院小區居民道出了肺腑之言。
??堅持黨建引領、引進物業服務企業,是鶴壁市針對“無管”“失管”老舊小區采取的重要舉措。今年2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中央文明辦秘書局聯合公布100個“加強物業管理共建美好家園”典型案例,鶴壁市錦繡江南、九大院小區榜上有名。
??“鶴壁市制定完善了《關于黨建引領“紅色物業”建設提升城市社區治理水平的實施意見》《鶴壁市物業服務質量大提升工作實施方案》和《居住區物業管理相關規定》,堅持小區改造和物業服務企業引進同步推進,建立小區管理長效機制。目前,完成改造的211個小區全部引進物業服務企業,小區改造與物業管理及時銜接,為居民提供專業的物業服務,提高居民的滿意度和幸福指數。”鶴壁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黨組書記白樹民說。
??在老舊小區改造中,鶴壁市還加強智慧化建設管理,在門禁系統中增設人臉識別、智能機動車和非機動車管理等內容,完善社區監控,并與智慧城管、網格化社會服務管理平臺聯網,全力提高社區智慧化管理水平。改造以來,鶴壁市共有117個小區新增了門禁系統,136個小區增設了監控等安防設施。
??先行先試、聚焦民生
??“圈”出富美鶴城新面貌
??城是人的城,城是人的家。如何在“一刻鐘(15分鐘)生活圈”建設中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何讓大家真正享受到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帶來的好處?鶴壁市先行先試、聚焦民生,探索出了一套可復制、能推廣的解決方案。
??從家門口出發,15分鐘活動半徑內,能有哪些配套?鶴壁市提出打造綜合服務、全民健身、養老服務、健康醫療、社區文化、就學便利、綠色出行、便捷消費、市政提質九個生活服務圈。打一趟拳、看一本書、做個體檢、買一把菜……不到一刻鐘全能辦到,百姓生活環境不斷改善,群眾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提升。這些幸福源于鶴壁市傾力打造的一刻鐘便民生活圈。
??敢于先行先試并科學制定規劃標準,是鶴壁市推動便民生活圈建設的前提。2020年,鶴壁市圍繞“小需求不出社區,大需求不遠離社區”的目標,結合鶴壁實際制定了《鶴壁市中心城區“10分鐘生活圈”高質量規劃建設導則》(以下簡稱《導則》),成為河南省第一個“10分鐘生活圈”建設標準。2021年,鶴壁市根據國家12部委聯合出臺的《推進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的意見》要求,將“10分鐘生活圈”及時調整為“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
??《導則》圍繞打造為民、惠民、利民的社區生活平臺這一目標,打破傳統的規劃模式,提出以社區為中心,打造九個生活服務圈,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各項生活需求。為了保證建設成果持久性和實用性,《導則》針對新規劃小區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在高質量建設的同時預留未來改造提升空間,讓新建的便民服務設施一定時間內不過時。鶴壁市首批“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在22個社區開展試點建設,已于2021年6月底全面完成。
??“群眾盼什么,咱就得干什么。”這是鶴壁市在“一刻鐘生活圈”建設過程中堅持的核心原則。
??開門七件事兒,柴米油鹽醬醋茶。在人民群眾日常生活中,便民市場的作用不可或缺。在“一刻鐘生活圈”打造過程中,鶴山區馬南社區通過調研傾聽群眾呼聲,高標準實施中山便民市場的改建升級。市場里140余個攤位分類布局,為群眾提供一站式農貿平臺服務。同時依托自由貿易、生鮮到家等多元素經營方式,打造“互聯網+市場平臺+生態賦能”新型市場發展模式,惠及民生。
??“我希望生活圈有更多老年人精神生活方面的內容。”“希望增加停車棚和電動車充電樁。”淇濱區對怡樂園社區、東方社區、觀景社區與蓮花社區的居民開展了“一刻鐘生活圈”調查問卷活動,邀請小區黨員代表、居民代表、物業服務企業代表等參與,廣泛征求居民意見建議。同時,還積極宣傳“一刻鐘生活圈”建設工作,讓居民更好更充分地使用“圈”內設施。
??山城區紅旗街道朝陽街南社區,圍繞“小需求不出社區、大需求不遠離社區”的要求,多次與小區居民代表進行座談,征求了36條群眾意見建議并付諸實踐。加快補齊公共服務設施短板,讓廣大群眾真正享受到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帶來的好處。
??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規劃建設始終堅持以群眾最需要的內容先著手,分清主次逐步完善各項服務。“綜合服務圈”通過新建、改造和提升,高標準地完成綜合服務中心10個、自助政務服務站3個;“全民健身圈”實現試點社區基本覆蓋,并在山城區、示范區嘗試推動學校體育場節假日免費開放,方便群眾就近鍛煉;“養老服務圈”打造日間照料中心65個,開始試點居家養老,讓更多老人頤養天年;“健康醫療圈”高質量打造800平方米以上衛生服務站1個、150平方米以上衛生服務站7個,日常開展預防、醫療、保健、康復、健康教育等服務;“社區文化圈”圍繞書香社區、國學教育、家長學校等項目進行提升,組織群眾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綠色出行圈”打造公交港灣站亭4個,極大地保障了市民出行安全;“便捷消費圈”已改建便民消費市場4處,增設社區超市等便民消費場所58個;“市政提質圈”圍繞社區基礎設施進行提升改造,通過小改動提升居民滿意度。通過不懈努力,社區居民對生活環境的滿意度大大提升,尤其是淇河書屋、社區衛生服務站、日間照料中心受到群眾歡迎,如部分積善園書屋建成后,成為附近群眾的休閑首選,日均客流量在400人以上,極大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天山社區衛生服務站已經成為附近居民健康咨詢、日常問診等首選,其內設的中醫診療更是吸引了眾多群眾前來體驗。
??“鶴壁市以‘一刻鐘生活圈’建設為契機,解決了轄區居民在政務服務、社會事業服務、生活配套服務等方面不便利的問題,讓幸福近在咫尺。現如今,推窗見景,出門有游園、學校、醫院、書屋、銀行、超市等公共服務設施,步行一刻鐘內可達……這就是‘一刻鐘生活圈’的魅力,它‘圈’出了靈活多樣的服務,更‘圈’出了鶴城百姓的幸福新生活。”白樹民表示,2021年10月,鶴壁市成功入選全國首批30個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城市。
??接下來,鶴壁市將進一步完善機制,運用好區、街道、社區“三級圈長”管理模式,形成合力協同推進。堅持靈活打造,滿足不同建設需求,將“一刻鐘生活圈”建設納入城市總體規劃,新建社區預留足夠用地、用房,方便后期配建工作;已建成社區結合老舊小區改造等,采取改造提升為主、新建為輔的辦法,利用現有條件滿足群眾生活需求。同時,統籌資源,合力提升管理水平,吸引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進來,對相關項目實施市場化運營,使日常管理精細化、項目運營長期化、服務內容全面化。(鶴壁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提供)
央行行長潘功勝:穩妥化解大型房企債券違約風險
2023-10-23一視同仁支持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土拍規則生變,或重回價高者得?
2023-10-20土拍規則調整順應市場變化,4城取消地價限制。最高發放3萬元!鄭州高新區發布多子女家庭購房補貼辦法
2023-10-20二孩家庭給予一次性2萬元/套的購房補貼;三孩家庭給予一次性3萬元/套的購房補貼。9月份鄭州商品房銷售8608套,銷售均價12304元/平方米
2023-10-20其中商品住宅銷售4961套,銷售面積60.02萬平方米,銷售均價11513元/平方米。9月房價:下跌態勢有所遏制,一線城市回穩趨勢明顯
2023-10-19政策效應開始顯現。南京出臺存量房交易資金監管新政
2023-10-19進一步激發存量房市場活力,保障存量房交易資金安全,維護買賣雙方合法權益。上海優化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套數認定標準
2023-10-19明確了首套住房和第二套改善型住房的認定。國家統計局:房地產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仍然有堅實的支撐
2023-10-18房地產的調整是有利于房地產向高質量發展方向轉型。
- 12:48
- 12:21
- 11:56
- 11:54
- 11:45
- 11:45
- 11:34
- 11:09
- 11:01
- 10:57
- 10:49
- 10:46
- 10:37
- 10:27
- 10:19
- 10:10
- 10:02
- 09:59
- 09:50
- 09:48
- 09:39
- 09:08
- 09:05
- 08:58
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
(2023-02)1571.9點
- 0.13%
- -0.91%
日期 | 指數 | 環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