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25 09:31:07
南京新政旨在擴大內需 影響有限被叫停可能性不大
(評論員/潘紹之)據相關媒體報道,南京市政府于7月23日發布了關于擴大內需、拉動消費的30條新政,明確提出“千方百計擴大住房、汽車、旅游等各項消費”。引起外界注意的是其中兩條和房地產相關的政策,甚至被個別媒體直接冠以“救市”的頭銜。我們認為,南京政府此次出臺的30條新政旨在擴大內需以提振疲軟的經濟形勢,并非有意針對房地產,其本質與寧波政府16日為了推進工業經濟頒布的26條新政并無二致。而即使是其中涉及到房地產的兩條政策:其一,無太大新意,其二,影響十分有限,因此談不上“救市”,被叫停的可能性并不大。
公積金首付2成非首例,成行后對市場影響有限
南京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副主任陸世平于當天的發布會上指出,首套商品房純公積金貸款最低首付為2成,可貸額度暫不提高,以家庭為單位最高限額依然為60萬元。事實上,公積金貸款首付2成的南京并不是第一例。5月4日,沈陽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明確表示,在沈陽使用公積金用于貸款購買首套普通住房,如果房屋的建筑面積在90平方米(含)以下,貸款首付比例最低調整為20%。
此外,從程度上來說也十分有限。相比南京,山城重慶在放松公積金的路上走得更遠。5月28日,重慶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宣布調高首套房公積金貸款政策。根據新政,單人貸款限額翻倍,由20萬元提高到40萬元,一個家庭最高可貸80萬元。同時,可貸比例由賬戶余額的15倍提高到25倍。如此大步子的公積金調整,執行至今未見叫停,南京新政順產的可能性無疑大大增加。
針對特定人群放松,受惠面窄叫停可能性不大
根據南京新政,入選“321”計劃(指南京市引進3000名領軍型科技創業人才;培養200名科技創業家;集聚100名國家“千人計劃”創業人才)的人才中,首次購房者可視同南京戶籍,并可按5年內個人所得稅中市以下留成部分,給予相應的購房補貼。事實上調控至今以來,針對特定人群(主要是高新技術人才)的購房鼓勵政策并不鮮見。早在去年8月,馬鞍山政府便出臺政策,針對以下三類人群:一,具有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二,中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資格;三,技師及以上職業資格,在本市市區內購買普通商品住房給予所納契稅100%的補助。無獨有偶,杭州政府也早在去年12月便對開發區范圍內企業的中高層管理人員給予最高額度為50萬元的購房補助。上述兩市針對人才的購房補助政策均得到順利實施,并未遭遇叫停。
此外,我們還可以算一筆賬:此次南京新政中涉及到“321”計劃的共計3300人,而根據南京的限購政策,來寧工作滿一年可購置一套房,那么扣除這部分已經享有購房資格的人,收益于新政而獲得購房資格的人更加有限;而對于未滿一年而因此獲得購房資格的人來說,并不會因為有限的補助而急于下單。總之,此項政策第一受惠面不大,第二符合國家發展高新產業的政策,即不會對市場產生太大影響,也不大可能遭到叫停。
總而言之,我們認為此次南京新政不能視為房地產調控轉向的信號,準確意義上,它是政府在當前經濟形勢下在保增長和保民生(房地產調控)之間的彷徨不定的表現。而在我們看來,彷徨本身在當下的環境下,對于房地產行業即是最大的利好。盡管中央層面的口風至今依然趨嚴,但依然抑制不住地方政府放松限購的沖動。從結果來看,對于珠海政府廢除“雙限”這類過分激進的政策,中央還是會嚴厲叫停;但是在限制投資保自住范圍以內的,暗中進行不公開的,基本上能得到順利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