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19 10:47:14來源:中房研協
??熱點聚焦
??近日,溫州、太原兩地就“學區房”發布調控新政。
??溫州市住建局發布《關于嚴禁炒作學區房,惡意哄抬房價行為的通知》,要求各房地產經紀機構應加強房源發布管理,落實房源核驗程序,不得在門店、線上以學區房為賣點發布房源信息,嚴禁房地產經紀從業人員參與炒作學區房的任何活動,嚴禁在網絡平臺發布、傳播炒作學區房、哄抬房價的信息。太原市教育局印發《關于做好2021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明確實行房產地址“學位限定”,即自登記入學之年起,同一套住宅6年內只能享有學區內小學1個學位,3年內只能享有學區內初中1個學位。小學入學按劃定的片區實行登記入學,初中入學一般采取登記或對口直升方式。
??自進入2021年以來,全國已有十幾個城市出臺學區房相關調控政策。
??熱點評析
??學區房問題是落實“房住不炒”、促進房屋回歸居住屬性過程中必須要攻克的堡壘
??從房地產角度來看,學區房問題本身是房地產行業的一種畸形現象,房屋因為關聯“學區”差別,形成極大房價懸殊。部分地區甚至出現老破小、地下室等不適宜居住的房屋,因為一個入學資格,賣出每平方米一二十萬的天價。房屋價格遠超其實際價值。而且從以往調控結果來看,學區房房價表現相對堅挺,這也導致學區房成為不僅是“剛需”、還是更多投機投資者眼中的優質資產。在堅持“房住不炒”調控主基調、促進房屋回歸居住屬性的當下,學區房問題成為必須要攻克的堡壘,剝離學區房投資屬性、弱化房地產與教育資源關聯度已不可逆。??2021年以來,隨著房地產調控持續趨緊且深入,學區房問題已成為調控焦點之一。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提出,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增加保障性租賃住房和共有產權住房供給,防止以學區房等名義炒作房價。同時,部分地區也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舉措。其中,以北京、上海、武漢、合肥等地為代表,主要以招生錄取制度改革為抓手;以重慶、廣州、廈門、成都等地為代表,重點開展學區房虛假違法廣告宣傳整頓等。短期來看,在學區房降溫上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為其他城市提供了思路和經驗。
??學區房問題,短期看房地產調控,長期看教育均衡
??學區房問題不僅是房地產調控問題,更是教育資源差異問題。這不僅僅表現在城市內部,城市間、區域間同樣如此。因此,要徹底解決學區房問題,需要多部門、多地區通力合作,多管齊下。一方面,要嚴厲打擊學區房炒作行為,盡量減少房屋與學區的直接掛鉤,逐漸剝離學區房的投資屬性。另一方面,要推動教育資源的均衡發展,從經費投入、師資力量、配套設施建設等多方面,向教育薄弱地區傾斜,縮小城市間、區域間教育資源差距。要深化招生制度改革,增加學區的不確定性,實現“公民同招”,實行優秀校長教職工在學校間輪崗等,抑制“擇校熱”,促進教育公平。同時,要改變傳統教育評價體系,糾正“唯分數論”“唯升學論”,豐富各類人才篩選機制,暢通各類人才成長渠道等。
??從近期北京、上海、合肥等城市學區房均明顯降溫的現實情況來看,通過房地產調控解決學區房問題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但長期來看,仍要回歸到教育資源分配和社會評價體系革新問題。比如目前多地實施的多校劃片政策,短期內降低了學區房預期,促使了房價下降,但如果某一區域長期在教育資源方面擁有突出優勢,其結果必然是帶動整片區域房價的上漲。要解決學區房問題,仍需經歷漫長曲折的過程。